板式换热器用多久清洗
板式换热器清洗周期及详解:一、清洗周期
板式换热器建议每1到3年清洗一次。
二、详细解释
1. 运行环境影响清洗周期:板式换热器的清洗周期受运行环境和使用工况的影响。如果环境清洁、水质较好,使用期间定期维护,其运行时间较长,清洗周期可适当延长。反之,如果水质差或存在杂质,容易在板式换热器表面形成结垢或堵塞,缩短清洗周期。
2. 结垢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:长时间不清洗的板式换热器,其表面会积累各种沉积物,如钙镁离子垢等。这些沉积物不仅影响换热效率,导致能耗增加,还会降低流体的流量和速度,加剧设备的腐蚀和磨损。
3. 清洗的重要性及好处:定期清洗板式换热器能去除沉积物,恢复其热传导效率,延长使用寿命。同时,清洗过程中还能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内部损伤情况,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,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4. 建议的维护措施:除了定期清洗外,日常使用中还应定期检查板式换热器的运行状况,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。同时,保持水质清洁,减少杂质进入换热器,也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。
综上,为确保板式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,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。在适宜的条件下,每1到3年进行一次清洗是较为合理的选择。
板式换热器如何清洗及清洗价格
板式换热器结垢后需要采取适当的清洗方法以恢复其效率。目前,清洗剂主要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种。其中,有机酸包括草酸和甲酸,而无机酸包括盐酸和硝酸。清洗时,需综合考虑换热器的材质、结垢情况以及水垢成分。针对板式换热器的特殊结构和材质,通过实验发现,甲酸是最佳选择。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,可在甲酸溶液中加入缓冲剂和表面活性剂。
清洗水垢的基本原理包括溶解、剥离、气掀和疏松作用。溶解作用是指酸溶液与水垢中的钙、镁、碳酸盐等成分发生反应,生成易溶化合物,从而溶解水垢。剥离作用则是酸溶液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,破坏与水垢的结合,使水垢剥离并脱落。气掀作用发生在酸溶液与钙、镁、碳酸盐水垢反应后,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掀动力,推动难溶水垢脱落。疏松作用是指对于硅酸盐和硫酸盐混合水垢,酸溶液溶解其中的钙、镁、碳酸盐和铁的氧化物,使残留水垢变得疏松,易于被酸溶液冲刷掉。
清洗工艺要求包括酸洗温度、酸洗液浓度、酸洗方法及时间等。酸洗温度应在-℃之间,酸洗液由甲酸.0%、水.0%、缓冲剂1.2%、表面活性剂0.8%组成。清洗方法结合静态浸泡和动态循环,先静态浸泡2小时,再动态循环3-4小时,每0.5小时交替清洗一次。酸洗结束后,若酸液pH值大于2,酸液可重复使用,否则需稀释中和后排放。
清洗步骤包括冲洗、酸洗、碱洗、水洗等。首先,对换热器进行开式冲洗,确保内部清洁。将配制好的酸溶液注入换热器中,进行静态浸泡和动态循环。碱洗是利用NaOH和Na3PO4的混合溶液进行酸碱中和,防止换热器腐蚀。最后,用清洁的软化水反复冲洗换热器,彻底清除残渣。清洗过程中需详细记录各步骤时间,确保清洗效果。
为防止板式换热器结垢,需采取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水质、新系统投运时的处理和定期清理除污器及过滤器。通过上述措施,可以有效延长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,提高其运行效率。
板式换热器用了年需要更换吗
经过长时间的使用,如果板式换热器没有清洗过,建议进行拆解清洗。内部如果有水垢或污垢,会影响换热效果,必须请专业人员进行清洗,否则容易导致漏水。同时,长时间使用后,胶皮垫子可能会老化,如果拆开检查,很可能已经损坏。在清洗过程中,应检查是否有损坏的通道,如果没有损坏,清洗完毕后可以继续使用。
目前换热器的价格并不算太高,购买新的也花费不多。考虑到长期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,更换一台新换热器可以更可靠地保证系统的运行效果,减少潜在的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。
在拆解和清洗过程中,需要注意安全操作,避免损坏设备。如果不确定自己的技能或经验,最好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。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确保其高效运行。
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,建议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检查和保养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,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。
虽然短期内更换换热器的成本看似较高,但从长期来看,这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投资。通过定期维护和及时更换老化部件,可以显著降低整体运营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
总之,对于已经使用了年的板式换热器,如果考虑到其老化程度和潜在的问题,更换新设备是更加明智的选择。这不仅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,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,减少未来的维护成本。